后悔35岁生二胎有4点原因,经济压力大是其一

之所以部分宝妈后悔在35岁生二胎,是因为在我国年龄达到及超过35周岁者称为高龄孕妇,高龄孕妇可因其骨盆和韧带功能退化,软产道组织弹性降低,子宫收缩力相应减弱,导致难产概率增加,另外,由于高龄孕妇的卵细胞易发生畸变,胎儿畸形及某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生率也较高,总的来自,年龄越大怀孕期间面临并发症的风险越高,因此后悔不在年轻的时候生二胎。

后悔35岁生二胎原因分析

后悔35岁生二胎的原因

不管孕妇是头胎妊娠还是二胎或多胎妊娠,只要年龄超过35周岁,就叫高龄孕产妇,高龄孕产妇患妊娠高血压疾病、妊娠期糖尿病、低体重儿、早产的概率都比正常孕妇要高,除了身体原因外,很多过来人后悔生二胎的原因还有经济压力大、带孩子费力等,具体如下:

1、经济压力增大

现在生活和教育成本比以前要高出很多,特别是在一线城市,父母都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因此需要付出的也很多,而对于一些条件不够优越的家庭来说,生了二胎后会让生活变得拮据,因此有不少女性后悔。

2、抚养孩子难

35岁生二胎,两个孩子之间的年龄差也比较大,或许二宝还在处于喝奶粉的状况,大宝就已经过上了每天一日三餐的规律生活,宝妈在平时带孩子的过程中很难照顾周全,自己也常常心力憔悴。

高龄产妇容易出现妊娠合并症

3、妊娠合并症

超过35岁孕妇就属于高龄孕妇了,出现妊娠合并症和异常妊娠的几率大一些,尤其是一些身体条件不好的女性,孕期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也非常大,不仅影响胎儿,还危害女性身体健康。

4、衰老严重

大家都知道,女人生娃很伤元气,弄不好就会老10岁,有的女性在生完孩子后没有好好坐月子,还忙于工作,导致落下病根,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,再加上带娃照顾家庭的幸苦,整个人看上去就像是老了10岁一般。

如果女性打算在35岁生二胎,那么在备孕期间要注意休息,避免劳累,按时作息,不要熬夜,保证充足的睡眠,戒烟戒酒,饮食上要加强营养,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,少油腻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,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,备孕的前三个月,可以服用叶酸片,以防止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。

35岁生二胎的利弊

35岁生二胎的弊端主要在于女性卵子质量下降,胎儿畸形率增加,容易导致流产、胎死宫内、胎儿发育迟缓等情况,另外在怀孕、生产过程中会增加各种并发症的风险,若孕妇存在基础疾病,整个生育过程风险会更大,因此在怀孕前需要做好身体的评估,怀孕后增加产检频率。

35岁女性生二胎也是有好处的,因为孕期、分娩时和哺乳期更有经验,而且心态也会变好,不是那么焦虑,也不会畏惧生产,相比于年轻女性来说,35岁女性经济压力要小很多,多数人已经有了自己稳定的事业,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,这时候生孩子比较有经济优势。

过来人经验分享

35岁女性生二胎可以说是有利有弊,而且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都不相同,是否选择生二胎最重要的还是需结合家庭实际情况来定,若女性身体条件良好,家庭条件也适合抚养二胎,那么可以放心选择生二胎,除此之外,下面还分享了一些过来人的经验,可以了解一下:

要不要二胎的因素有很多,年龄只是其中之一,如果双方身心素质都还可以,家庭经济基础也比较过硬,大宝成长环境相对宽松,父母带娃条件基本可以,以上要素如果都成熟的话,二胎、三胎都可以考虑,国家现在的生娃配套措施在逐步健全完善,说不定还能赶上生娃红利,当然还是得结合自身实际。
 

雨馨

我觉得一要看自己的身体情况,二要看家庭情况,我今年33岁,过年的时候看见同龄人家基本都是两个有的甚至还是三个,自己就萌生了要二胎的想法,但是我一直不要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有了老二会冷落了老大,现在就又犹豫了,你要问问你自己,生老二是为了给老大找个伴?还是想着自己老了给老大减轻负担?还是别的什么。
 

泡泡

35岁左右生二胎正好,再晚了就是高龄产妇了,身体和精力就都跟不上了,我生二胎的原因主要是怕一个孩子孤单,以后的孩子,想像以前咱们那样走个亲戚都不容易了,亲戚少了,现在每家一个孩子,表哥表姐都少了,再说了,咱得响应国家政策,不能让人口出现断层,现在条件好了,还能有养不活的孩子吗,以后人就是财富,人丁兴旺就是家福。
 

茗茗

生二胎不仅仅是个人的一个简单决定,而是整个家庭的重要决定,同时对于女性来说也是一次更大的挑战,是否选择生二胎,一定要是父母考虑清楚之后再做决定,不仅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,也要为两个孩子的未来负责。

生二胎相关疑问答疑

生二胎没有所谓的最晚年龄,原则上只要有月经就可以继续生育,不过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在24-29岁之间,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身体会有一定的下滑趋势,而不少人困惑自己还是否适合生二胎,并且各个年龄段的女性对生二胎这件事情也有很多疑问,下面收集整理了有关内容,供大家参考:

在日常生活中,某些病情若能自行缓解,那么不必过分紧张,可以在家自行处理,但如果身体出现明显不适,那么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,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,并且治疗后还需注意各项禁忌,以免意外情况发生。

基本信息来自医院官网或医院内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,如有侵权,请按照平台提供的渠道通知

举报

相关推荐